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前世、今生及下一步

本文摘自豆瓣账号“数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数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25365311/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普遍认同、广泛关注的发展理念。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标志,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战略。与该项议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匹配,形成了一整套指标体系,用以监测全球、区域、国别可持续发展进程和成就。以下追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介绍镶嵌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这套指标体系的内容,最后对其数据可得性与具体实践做简要述评。


一、 前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进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的出发点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认为如果人类经济活动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有限性,未来发展将因为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而不能持续,从而影响“后代人谋求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有鉴于此,当时对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有三种探索思路:第一是从环境视角出发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第二是基于主流经济核算尝试将资源环境因素引入其中,第三是立足经济、社会、环境三支柱构建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实践中,各方更加青睐第二种思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开发卫星账户,形成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并尝试以不同方式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做调整。


2000年在联合国主导下189个成员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承诺要把发展的权利变成每个人的现实,使全人类不再受基本需求的困扰。与此相配合,共同商定了一套目标和监测指标,称为“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用来指导各国实际行动并进行监测,力争到2015年实现这些目标。随后,基于“千年发展目标”所取得的成就,联合国继续主导国际社会为新时代发展提供新的愿景,力图将所有人类愿望和需求融为一体,确保人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结果就是2015年由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审议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是此项议程的核心内容,旨在号召和指导各国彻底转变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大领域着手采取行动,调整政策制定与战略规划,到2030年实现所提出的各项目标。


梳理上述历史对我们把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指标体系意义重大。第一,可持续发展已经转化为国际社会普遍一致的行动,不再是“空中楼阁”。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套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监测指标体系——用以促成、检验、评估全球以及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绩。第二,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自身经历了一番“蜕变”。早期的指标体系主要关注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过千年发展目标监测的应用实践,目前奠定了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支柱领域及其集合搭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 今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全称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体目标的全球指标框架(Global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rgets of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由此可知,其框架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关,是镶嵌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一套指标体系,应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该体系采用总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三层结构,共包含17项总目标、169项具体目标和247项具体指标(去除重复使用的指标后为232项)。限于篇幅,下表仅概述性展示了从总目标到具体指标的内容架构。从统计角度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解析,可以看到其内容架构和指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这是一套主题性指标体系,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表达。有研究者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指标体系加以分类:根据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的“5P”理念,即人类(People)、地球(Planet)、繁荣(Prosperity)、和平(Peace)、伙伴关系(Partnership),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指标粗略分为五大类:目标1-5归为“人的基本需求”,体现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保障,相关指标共81项;目标6-12归为“经济持续繁荣”,体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经济可持续增长,相关指标共86项;目标13-15归为“可持续的气候和生物”,体现生态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相关指标共32项;目标16归为“社会公正和谐”,体现建设和平有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关指标24项;目标17归为“全球合作”,从筹资、技术等方面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执行手段,相关指标24项。通过分类,可以大体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指标的功能所向。


第二,将该指标体系放在政府统计内容架构中加以考察,不难发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系统,人口、科学技术两个关键要素,都在其覆盖范围之内。借助于《中国统计年鉴》归纳的统计主题,并增加“国家间合作”“全球总体情况”两个反映全球状况的类别,对去重后的232项指标进行分类,可以大体显示可持续发展各项目标及其指标与政府统计的对应性。根据不同统计领域涉及的指标数目,“资源和环境”“卫生与社会服务”“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涉及的指标均超过30项,“全球总体情况”“国家间合作”“就业与工资”“财政”涉及的指标也较多,超过10项。进一步看,在15项重复使用的指标中,“资源和环境”仍然位列第一。对上述分布做综合考察,可以显示出,可持续发展及其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而是更强调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尤其强调资源环境生态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第三,以统计指标构造原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列表中的各项指标做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其涵盖了多种形式。总体而言,尽管有个别表现数量多少的总量指标,比如有某种特征的国家数、产品补贴或研发资金额等,但更多的是结构指标、平均指标、动态指标,以及体现差异、强度的比较指标,比如各种体现人口比例的指标,以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人均指标,以GDP为基数的各种比值,以及各种体现覆盖程度、密度、密集度、分布的指标。从数据来源看,大部分指标属于政府统计范围内的调查指标,但也有相当多的指标不在传统统计调查范围之内,比如那些衡量政策、法律、治理体系的指标。也就是说,这些指标不是一般的描述性指标,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的监测、评价指标。它们确实要以政府统计为数据来源,但又不限于传统政府统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统计指标,而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旨,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深度加工,然后才能最后形成带有评价性质的指标。


三、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的数据可得性与开发建设


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监测、评价功能决定了,每一项指标必须有严格的定义和可靠的数据来源。反过来考察,这套指标体系从覆盖内容到监测节点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如何科学界定指标定义、夯实数据来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国际组织已经开始行动。为便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体系实施,联合国建立了指标层级体系,根据分级情况分步实施,先行监测已有方法和数据基础的指标。依照各指标的方法完善程度和数据可得性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是概念明确,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和标准,多国定期发布数据的指标;第二级是概念明确,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和标准,但国家不定期发布数据的指标;第三级是尚无国际公认方法或标准,但会确定工作计划来研究、制定、调整的指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开始实施。为衡量和评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情况,从2016年开始,每年联合国都会依据指标体系所得数据来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用数据反映各方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由国际组织按照现有职能和渠道收集、处理、汇总各国数据,并由联合国统计司管理维护一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数据库,编制年度监测报告以反映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进展。


此外,从2015年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SDSN)与贝塔斯曼基金会提出,要进一步开发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和指示板(SDG Index and Dashboards),通过计算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指数测量国别层面的表现,并发布全球报告。2019年该报告第一次采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趋势”这一概念,用于评估各国近年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速度,推断该速度能否保证该国在2030年前实现目标。具体来说,选择数据计算近几年某项SDG的实现速度,与为实现2030年目标所需要的2010—2030年均速度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可能出现的“下降”“停滞”“适度改善”和“步入正轨”四种趋势。


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分阶段有序实现,针对各国奉行“共同但有差异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强调,各国应根据国情、发展水平、优先领域和统计能力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监测计划,以自愿而非强制性参与方式向国际组织提供数据,国际组织需经国家认可方能提供和发布国家一级的数据。


(此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解析”为题,刊于《中国统计》2022年1期。作者高敏雪、蔡国材。为简化内容,这里略去了长长的指标框架表,省略了引文出处,对文字作了一点调整)